小空间里谋划大战略
发布时间:2018-06-21 09:01 来源: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
端午假期,住在石湾的刘丽芬没有外出,而是约了几个朋友同游南风古灶。
如今,这个数百年窑火不熄的片区,正以陶为媒打造中国陶谷小镇,用创新推动片区转型升级。上个月,陶谷小镇和同样以“陶”为名的建陶小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是当代中国的战略风口,是区域城产转型发展重要支撑。在禅城,从石湾到南庄、祖庙到张槎,遍观一镇三街,陶谷小镇、建陶小镇、绿能装备小镇、岭南文荟小镇,一个个风格不一的特色小镇,次第涌现。
从最初谋划的艰难求索,到今天立志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过去一年多,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城市环境优势,禅城各镇街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各自发力,各有精彩,呈现出“城产人文”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景象,也给禅城高质量发展构筑新平台新空间。
中心城区的小镇新气象
端午小长假,南风古灶,人流穿梭,这里是中国陶谷特色小镇核心区的第一线。
前不久,禅城区组织一镇三街班子成员走进南风古灶,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再向镇街发出动员,要对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小镇,高起点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城产人文”深度融合。
石湾,重点创建中国陶谷小镇,目标直指世界级陶瓷创新中心;南庄,聚焦建陶小镇,打造面向世界的建陶技术创新中心;张槎,发力绿能装备小镇,培育和引进绿色、环保、智能的装备制造产业;祖庙,创建岭南文荟小镇,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的7个特色小镇中,禅城占了2个。从创建数量和创建质量来看,进展相对顺利。
伴随特色小镇的推进,作为佛山“强中心”关键拼图,禅城镇街的投资价值日渐凸显,城镇环境迅速跃升,对技术、人才、资本等高质量发展要素的磁聚力不断增强。
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石湾中国陶谷小镇已聚集创新创业企业1000多家,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渐成产业主流;张槎绿能装备小镇,一年来十个重点主题园区新增企业454家,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云集。
在特色小镇这一创新创业平台之上,创新要素的集合只是餐前甜点,要素之间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化学融合反应才是更引人期待的主菜。对于企业乃至区域而言,实现从聚合到融合的转变,意味着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生态。
“特色小镇的建设,给了我们创业灵感,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年营业额增长率超三成。”蓝创网络资讯有限公司负责人章新风说。
搬迁到中国陶谷小镇泛家居电商创业园后,曾以制作网站等业务为主的蓝创网络,转而为园区高度集中的陶瓷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受到鹰牌、简一等陶瓷企业青睐,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迅速壮大,去年,蓝创网络还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作为首批入驻张槎华南创谷的企业之一,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亲历了张槎绿能装备小镇的建设。该公司副总经理何万里认为,特色小镇建设给企业提供的最大助力来自创新要素集聚带来的企业资源共享,他以人才举例:“目前佛山高端电源行业的人才很缺乏,原来分散的企业集中到这里,可以实现包括人才在内的资源共享。”
小空间里的新经济新生态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让发轫于江浙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风行全国。作为佛山专业镇经济发源地之一,禅城向特色小镇转变,又经历了怎样的上下求索?
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副局长王大云认为,禅城特色小镇建设更注重特色小镇与传统优势产业对接融合,发力点之一在于找准禅城乃至佛山传统制造的痛点,为转型升级提供创新要素支撑。
从南庄到石湾,到张槎到祖庙,其后都是陶瓷、童服、不锈钢、针织乃至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紧迫诉求,以及由此催生的庞大市场。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在石湾陶谷和南庄绿岛湖,很多企业都是从陶瓷制造产业“裂变”而来,但所从事的领域已转向陶瓷设计、销售、物流等服务环节。
唯思创意总经理韦世归原是一家陶瓷企业的销售老总,在双创氛围带动下,他投身陶瓷设计领域,用坚持独版销售的创新模式,打破了行业设计抄袭、一版多卖的风气,发掘出一片蓝海。
在小空间里谋划大战略,这局棋禅城思量已久。去年以来,从区委全会报告到政府工作报告,禅城屡次提出要将双创园区建设和特色小镇创建有机融合,将特色小镇打造成承载新动能的新经济发展平台。
基于已有的资源禀赋和城市体量,禅城特色小镇建设思路有传承、延续,也有突破、创新。
其传承在于,都强调打破经济发展纵深腹地不足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高度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不断提升经济密度;其突破在于,更加强调立足中心城区优势,以“城”引“产”,提高城市环境对创新创业人群,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吸引力。
一手借助产业链聚焦效应,构筑创新生态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孕育“四新”经济;一手推动园区经济向现代产业社区转变,为汇聚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打开城市空间——这一脉络,既响应全市特色小镇建设感召,也是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
正因如此,凸显产业特色的同时,禅城特色小镇尤其强调以环境配套为主线之一,筑巢引凤,打造“城产人文”结合的“小而美”特色小镇。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区域与产业经济硕士生导师丁力也认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在于“专”:既要更加强调产业的极致专业,尤其是相关高端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 也要更加强调城镇环境的针对性配套,尤其是面向高层次人才的专业配套。
在中国陶谷小镇,两大以“陶”为题的主题公园——大雾岗城市森林公园和石湾公园,将先后建成对外开放;在张槎绿能装备小镇,张槎投入1.1亿元,对核心区华南创谷周边市政配套以及多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产业环境。
对禅城而言,特色小镇不是专业镇、园区经济的延展,而是创造性的提升。
通往湾区时代的开放接口
早在全市吹响特色小镇建设号角之初,市委书记鲁毅就强调,佛山要充分利用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深化与湾区城市群区域合作,发挥自身特色、明确功能定位、做好长远规划,加快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在珠三角、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经济观察者认为,与上一轮全球化导致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不同,新一轮全球化追求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全球化布局。特色小镇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成为独立于城市的封闭经济新增长极,而是要以开放为主要特征,成为链接、汇聚创新要素的接口和平台。
今年初,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在区委四届三次全会报告提出,要积极参与建设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和双创平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一环创新圈”。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佛山一环创新圈的关键支撑,禅城负有内联外引创新要素的区位使命和发展机遇:
从内部看,作为“一环创新圈”重要一极,禅城亟待打破地域之界,整合创新资源和平台,与周边的市区创新平台形成互动和集群效应;向外部看,禅城也需连接广深创新走廊,打造一条通达四海的创新资源流通带。
面对平台经济、生态经济的大势倒逼,某种程度上,特色小镇建设的质量高下,将成为影响禅城发挥一环创新圈极点效应、承接广深创新走廊辐射、汇聚高质量发展要素的重要楔子。
秋风未动蝉先觉。触觉敏锐的镇街,早已察觉到发展格局的变化。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主任吉江鸿表示,石湾将通过东平河创新产业带输送资源,将奇槎国际社区、中国陶谷小镇两个点进行承接,打通与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通道,培育石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虽说谋定才能后动,但相比被寄予的厚望,禅城的特色小镇建设,仍然期待更多令人振奋的行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启动建设至今,与顺德等周边地区相比,禅城各个特色小镇中,公开亮相的重磅产业项目、重磅建设项目并不多,而北滘、乐从、西樵三镇已经先后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
此前,南庄和石湾联合启动建设广东唯一以陶为主题的省级特色小镇——中国陶谷小镇,提出要打造世界级陶瓷产业创新中心。目前,两个以“陶”命名的特色小镇聚集的企业,尽管不乏国内陶瓷知名企业,但距离国际创新中心这一标靶,仍有差距。
省社科院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高怡冰建议,禅城应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抓紧、抓好广深创新资源外溢的战略窗口,更加主动向外寻求合作,争取与相关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利用他们自带平台、自带生态的特性,撬动特色小镇实现快速突破。
昨天(20日),禅城区在智慧新城举行军民融合产业推介会暨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启动仪式,多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张槎绿能装备小镇再获新动力;近期,禅城区还将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夏至已至,各个渐入佳境的特色小镇,还将再续精彩。